海南租车
全国统一预定热线:400-636-0907(免长话费)
24小时热线:0898—66287008 66287009
 
用户名:
密 码:
 
 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- 社区 - 查看贴子
  [杂谈]三亚地名来源与当地黎族语言关系[旅游串串通]

游客:亚朗  2007-5-31 9:23:00

楼主
     地名往往显示一个地方的特色、背景。三亚地名如何而来?在众多有关三亚来历的解说词中,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。
   作为国际性滨海旅游城市,知名度越来越大,大量的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,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叫三亚?导游只能根据书本上以及媒体的说法,向游客讲解:“三亚地名的由来与三亚河的名称紧密相联。三亚市境内有中小河流12条,集雨面积最大的宁远河、藤桥河;其次为三亚河、大茅水、龙江水等。它之所以被称之为三亚河是因为它在靠近入海口处时分成东河、西河,其流入大海处形状呈‘丫’字形。此处是个天然良港,后来一些渔民从此上岸,成为城市的起源地。定居这里的人形象地把该河称之为三丫。本地方言‘丫’与‘亚’同音,后来逐渐被人称之为三亚河。”久而久之,大家似乎都认同了这种说法。
   但我一直对这个说法表示疑义,故谈谈我个人的看法。
   三亚河,由六罗水、水蛟溪、半岭水三条河组成,以六罗水为主流,发源于三亚市和 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交界的中间岭右侧高山南麓,自北向南流,弯弯曲曲,经三亚市区注入三亚港入海,流程28.8公里,流域面积337.02平方公里。 
   三亚是个古地名,曾用于村、河、港、市命名,其来历又与几十公里外的宁远河、藤桥河、大毛水、龙江水扯上什么关系?况且历史上三亚并非管辖这些地区。当时的州治所在地是如今的崖城,所管辖的地域比现在大的多。早在秦朝就序列于中国版图,属当时南方三郡中的象郡,此后其建置先后演变为:珠崖郡、临振县、临振郡、振州、崖州(宋)、珠崖军、吉阳军、崖州(明)等。清光绪三十一年,升崖州为直隶州,领万安、陵水、昌化、感恩四县。民国元年废直隶州,设崖县。1954年,崖县县治从崖城迁至三亚。1958年与保亭、陵水及万宁牛漏地区合并为崖县(大县),1959、1961年先后分开,崖县保留现辖区域。1984年5月,撤销崖县,以崖县行政区设立三亚市(县级)。1987年9月,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。
   “东西两河流入大海处形状呈‘丫’字形”,那又为何称为“三丫”?翻开三亚地图一看更觉得奇怪,水蛟溪、半岭水在榕根汇聚后在分东西两河注入大海,更像“Χ”型,何来“丫”字型?而实际上,本地方言“丫”和“亚”的发音完全不同,所谓的同音指的是"海南普通话",并非本地方言。当地海南话,“树丫”发音为“xiu s a”,并非“叉”(cha),“亚”发音为“a”,差别有多大?这种说法很勉强,根本就经不起推敲,显然站不住脚。古人无法从空中俯瞰,更不可能想到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和“丫”字有什么关系?“丫”是北方的方言,海南话中基本不使用“丫”字。在全国各地的古地名中,很少有“亚”字当地名的。
       第二种说法:“三亚原由三亚街而得名, 昔日三亚街面对三枝水,由三条支流把月川村、榕根坡、临川(临春)划分为四块,形象地显示了三个桠叉,故而得名为三亚(桠)(海南语枝与桠是相通的,因此在文字上把三桠写为三亚)。”
   但何为“桠叉”?“枝”与“桠”又如何相通?是指发音吗?还是字体?古人又为何要把“三桠”写为“三亚”?莫名其妙!
   第三种说法:三亚的地名由来是谐音“山亚”。
   因三亚海边有很多山,海南的第一高山是五指山,被尊为海南岛上各山之中的冠军,即为“山冠”。 海南的第二高山大多数人却有点弄不清在东西南北了。因此这个地处海南最南端的美丽地方就被命名为“山亚”以提高地理上的地位,洗刷天涯海角那遥远又蛮荒的形象。所以“山亚”这个名称渐袭流传下来。到了后来,越来越多的大陆移民迁往海南岛,刚开始时都是选择居住在海南岛的最北边,因为离大陆最近,以至在文化、经济等方面不至于断乳。在居住多年,人口变多后,开始往南移。由于在文化、习性、理念等方方面面上的差异、冲突,海南岛上的原住民即各个少数民族不断地往南迁,造成时至致今三亚以及中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比较多,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。 那些迁往三亚的早期移民由于和当地人语言上的差异渐渐地把“山亚”称之为“三亚”。“三亚”一名逐渐传开了一直沿用至今。
   但“山”和“三”,普通话的发音并不相同,海南话的发音更不相同,即使在解放初期,会讲普通话的海南人都屈指可数,何况远古时期?谁又会把“山亚”称为“三亚?能说的通吗?
   第四种说法:“三亚”一词是出自回族话“托占亚”译音而来的“所三亚里”,“托”是居住的意思,“占亚”指回族人,其意是番人居住地,是当时阿拉伯人、波斯人和占城人等三种亚洲人居住的地方。这个词演变后,就变成了“三亚里”“三亚街”。
   三亚的占人,历史上明确地记载着他们的来源。他们绝大部分是来自于越南岘港的南岛民族--占族。《宋史》载"雍熙三年(986年)……儋州上言;占城人蒲罗遏为交趾所逼,率其族百口来附……端拱元年(988年)广州又言,占城夷人忽宣等族三百一人来附。" 按广州察御史徐同爱等奏:占城国王子古来……率王妃、王孙及部落千余人,载方物至广东崖州(今三亚),欲赴诉于朝。"占人是我国仅有的两个马来类民族之一(另一个是台湾兰屿的雅美人)。
  
   占城是位于今日越南中南部的古国,而安南就是今日的越南,当时还局限于越北。秦为林邑,汉为象林县。唐时,或称占不劳,或称占婆。双方对峙历时几个世纪。其土著居民为占族,占族是印支地区唯一的穆斯林。
  公元1471年正月初二,黎朝七万大军水陆并进侵入占城。占城王茶全被俘,安南人遂将他斩首示众, 占城王弟槃罗茶遂逃出国都,率残兵于深山中继续抵抗,同时遣使向明朝告难,明朝的使节,给事中陈峻等跋涉第二年才赶到占城,此时连茶遂的反抗都已被扑灭,占城的江山早就易主了。占城作为一个独立政权的历史彻底结束了。 失去家园的占人四处逃难,最后散于东南亚的丛林中,一些逃到海南岛、马来西亚、印尼、新加坡等南亚国家。这个世界上最顽强的王国之一,如今仅仅留下一些断垣残壁。
   三亚的回族和北方的回族无论是语言还是服饰相差甚远,这里的回族同胞自称为“阿占”,也就是占城国的占族。所以说现今的三亚回族人,主体应该是占城人,还有唐代、宋代、元代、明代从海上迁入的外籍穆斯林:波斯、阿拉伯人(俗称“番人”)和从大陆迁入的回族 集中居住在一起。明万历《琼州储志》卷三记载也说明了这一点:"番民本占城回教人,因乱挈家泛舟而来,散番村、番浦。今编户入三亚,皆其种类也……”。何谓种类?指都是穆斯林。
   三亚地名由来已久,具清道光《崖州志》记载:“宋元间因乱,挈家泛舟而来,散泊海岸(大蛋港、酸梅铺海岸),谓之番邦、番浦,后聚所三亚里番村。” 显然,为躲避战乱,回族先辈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之前已经有这个地名了。而这段文字记载明显是用汉语,意思很明了。历届编撰《崖州志》的官员都是汉人,不可能也不会允许用番话记载历史。由于古文没有标点符号,一些文献资料并非把这些字连在一起,而是“……所,三亚里……”。回族话自称本民族是“亚占”,而“番人居住的地方”用如今凤凰镇的回族话应该和汉语一样是顺着说,显然这句话是颠倒着的。即使把“所三亚里”看成是四个字的地名,在海南似乎没有多大的可能, 更为可笑的是,某些极为不负责任的导游,竟然糊弄游客,瞎编乱造所谓的“三亚地名来历”。下面是一名叫做池玉芳的游客写的游记《海南之行》中的部分内容:
   “毕业于上海师大的蒙导告诉我们,三亚原名三呀,为什么呢?因为是某人(还是某些人记不太清楚了)来到鹿回头岭高处,放眼望去被三呀美不胜收的景色所感染,情不自禁发出:呀!呀!!呀!!!三叹,从此三亚得名,后来,人们取其同音字将地名改为现在的三亚。地名源于所在地的美丽景致,就足以说明三亚有多美了。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,三亚的美丽大家有目共睹。```````”
   可笑?可悲!可怜``````
   三亚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杨其元先生也做了大量的考察与研究,查阅了许多相关的文献资料,为三亚“正名”,最后得出的结论是:
   “说三亚是由“三丫”转来无任何历史依据。因此,任何没有历史依据的说法都应该给予纠正,不能以讹传讹。三亚的名称早在明嘉靖年代就已经出现,而且,在清康熙年代绘制的《皇舆全览图》中清晰地描绘出三亚塘和三亚港的具体位置,从“古崖州”与“古三亚”隶属及演化的清晰脉路,和其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来看,我们发现其名称变化为现代“三亚”,不过是历史的演化延续而已。要为三亚这个历史悠久的千年文化古城正名,更要以科学的态度了解三亚的历史与文化,科学地发掘和利用三亚历史与文化,绝不能戏说三亚的历史``````”。
   原崖县教育局局长也认为:
   “三亚”之名没有具体语义,本意已无从查考,故有人便臆造说是因市区有三条水注入三亚河,形似“三丫”,由“三丫”音变而成“三亚”。此说充斥众多有关三亚旅游的解说词中,以讹传讹,造成了“三亚”地名解释上的错误。“古三亚”只是“古崖州”辖内的一个村、一港或一河而已。现在三亚市的“三亚”命名已定论,用不着再去作节外生枝的考证,更不能把“三亚”的命名说成是谁的“发明创造”。
   是真的没有具体语义吗?继续考证三亚地名的来历真的是“节外生枝”吗?
   老局长文中所提的“三亚的命名与古崖州历史的演化并没有因果关系,只不过是在撤县建市时选取了崖县县城约定俗成的"三亚"地名而已”,我表示赞同。但文中的最后结论,我不敢苟同,特此提出商议。
   虽然杨其元先生对此做了众多的考证,但最终并没有得出‘三亚”名称如何而来,仅仅说出了三亚的历史与历朝历代时的名称演变,并没有得出“来历”。他好象忘记了,三亚是一个移民城市,这里原来就是个少数民族地区,现在居住在三亚市区的汉族居民几乎都是从外地迁移而来,在这里生活超过五代的没有多少人,而黎族人民在这里生活了数千年。而且杨先生从内地来到三亚还不到十年的时间,对这里的土语方言并不会说。我认为所有的可能因素都应该考证,不应忽略。 很久以来,关于三亚地名的来历,也有不少人认为是来源于当地的黎语音译而来,但由于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,说不出是什么意思。
后来怎么演变成“托占亚”也无法令人信服。 
      三亚原来最热闹的地方是如今的榆林,现在市区的位置即使在解放初期也 只是一片荒滩、墓地。黎族先民当年为何不在现在这个位置建立村寨?而选择靠山的地方居住,比如一河之隔的临春、下洋田、鹿回头,以及欧家园、红郊、东岸等。其实我们后人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,海南岛多台风,这里算是“一马平川”,无遮无拦,过去的黎族人居住的是“船型屋”----茅草房,居住在这里显然是不明智的。现在的河东区实际上就是一个四周环海的小岛,我们很多人一直没有感觉到,是因为这里建立了多座桥梁,天堑变通途,交通很方便。现在这里可以称为“黄金地段”,但在过去,这里并不是理想的居住地,首先出行就极为不便。
   后来经常在这一带打渔的儋州、临高、东方、保港、疍家渔民便在岸上搭建一些简易住所,逐渐形成村落,这也只是解放前后的事。
   黎语中的名词称谓,很多只有一个字,同一类型的名词会在前面加上一个相同的装饰音,比如:父亲(a爸)、哥哥(a哥)、嫂子(a嫂);果类的比如椰子、菠萝蜜、荔枝、杨桃、酸豆、龙眼等,前面加一个“ge”。当地黎语所称的一些地名经常会在前边加“luo”或 “bao、bou”“da、na”等 ,黎语分五个支系,各自的发音有所区别,音译成汉语(海南方言)便会出现不同的“版本”。比如译成:落(落笔洞),鹿(鹿回头),六(六盘、六道、六罗),罗(罗蓬、罗郁、海罗、安罗)等;还有“抱、保、包、布、博”等“版本”,黎语的意思是“村”。发音顺序是“村**”汉语的意思就是“**村”。在民族乡镇这类地名数不胜数,诸如:抱古、上抱坡、下抱坡、布甫、布营、布山、保亭、抱前、宝岛、抱曼、保家山、保壮、抱龙、报冲、抱伦、报板、博后、报朗、报道;还有乐东的保国、保显、抱本、抱岁、报由、 抱旺、保丁、 保脱 、 抱平、抱用等等,其中一些是汉族人居住的村子,说明可能以前这里曾经是黎族人居住过的地方,由于战争及其他原因被迫迁移。
   历代封建王朝以黎族为"化外之民",对他们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政策,各种反动的"治黎"政策,更是一朝甚于一朝。在政治上实行所谓"羁縻政策",制造民族压迫,挑起民族纠纷;在军事上实行野蛮的武力镇压和征讨;在经济上实行强制的超经济剥削,使黎族劳动人民痛苦不堪,家破人亡,流离失所。
    由于封建王朝及其官吏的横征暴光敛,给黎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,激起了黎族人民多次强烈的反抗斗争。据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记载,从西汉设立珠崖、儋耳郡,到昭帝始元元年的20多年间,大小的反抗斗争有6次之多,最大的一次是汉武帝末年。黎族人民的强烈反抗,迫使汉朝在海南岛的统治者"成敕官吏毋贪珍略",以缓和黎民的反抗斗争。三国至隋唐,封建王朝及其官吏,和黎族中有权势的上层首领相互勾结,以"土贡"、"赋税"等方式,大量掠夺当地出产的名贵土特产品,同时强迫黎族人民入深山伐木造船远航。一些汉族地主豪强也从中"竭夷僚之膏血以自肥",使黎族人民苦于赋税、贡品负担繁重,大小官吏的苛索欺凌,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。于是,在唐乾封初年爆发了黎族的反抗斗争,连琼州府都被攻陷了。
     宋王朝为了稳固其统治地位,对黎族实施残酷的武力镇压,在90多年的统治中,大举"征黎"不下10次。从宋神宗熙宁9年到元末近三百年内,黎民起义达18次。元代后期王马等人领导的黎族起义,参加人数达几万人,使大半个海南岛燃起了斗争的烈火。 
    从洪武六年到崇祯十四年的260多年中,黎族人民的起义达30多次,规模较大的有14次。特别是弘治十四年儋州七坊符南蛇领导的黎族人民起义,声势最为浩大,起义军刻箭传约,三州十县闻风响应,起义队伍扩大到万余人。明王朝出动二万官军分五路进剿,起义军凭险奋战,歼灭官军三千余人,连陷儋州、昌化(昌江)、感恩(东方)等州县。嘉靖18至27年大规模的黎民起义再次爆发,都被当时统治阶级称为震动一时的"大变"。到万历后期,又掀起了第三次黎民起义大高潮。连接不断的黎民起义,使封建统治阶级"岁无宁日"。 
    康熙元年至道光末年的一百多年间,黎民起义达18次之多,其中尤以道光九年,崖州洋琳峒的黎亚鸡、红红须领导的起义规模最大,使州兵不能御,把前来镇压的官兵杀得大败而逃,连万州营千总周明清、崖州营记委黄振强等均被打死。清王朝大为震怒,急忙把雷琼道以下的总兵、知府、知州等大小官员革职,并责令李鸿宾亲往雷州"督师",增派大军,最后"俶扰三戟,糜饷亿万",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。 
         当地的黎族人民把田地称为“da 或na”,音译成海南话就是“三、那、扎或什”,并非量词。黎语倒装现象较多,中心语一般放在前边,修饰语往往放在后面。比如“三半”,意思是新田,“三单”,意思是旱田,“三翁”指坡地,还有菠萝蜜田、椰子田、老鹰田、石头田等一些无法音译成汉语的,如今这些地方已经没有这些植物,也没有田,但地名依然不变。笔者小时侯居住的村庄靠近高峰中学,周边都是稻田,田边生长着很多的野生果树,黎族话叫做“盆”树,这种树大多数都生长在水分丰富的小溪、小河、稻田边,这个小村子因此得名为“三盆村”,(文革时期与很多村庄的命运一样被印上时代的烙印,改为“红卫村”)。“盆”果实成熟后颜色呈紫色或者红色,味道酸甜。小时侯放牛时经常和伙伴们去采摘,如今已经看不到一株了,但黎语村名一直没改变。 
   在海南岛的民族地区,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以“三、那、扎、什”等字为冠的地名或此类发音的黎族地区,大多用在村名,比如:崖城镇有三公里、三更、三陵、三美、大哺叭、``````;凤凰镇有三用、三单、三孟、三吉、三翁、三败、三半、三清白、三盆、三母洞、扎南、扎岛、扎赖、扎半、扎豪、扎造、扎浪、扎祖、扎卡、大兵`````;田独镇有三公、三郎、三浓、三塘、三作、三烫、山溪、山尾、大茅、大公、大安、大村、渣平、渣恶、甘什``````;天涯镇有三间、大村,育才镇有那会、那练、那抗、那受、那门、那亲、扎盆、什盘、什因、什言、什吉、那北、那马、那个、三毛、大隆````;海棠湾镇有三灶、什簇;其他市县的如:保亭县有三道、三弓、什道、什胜、什奋、什邱、什玲、什那、打丘(打球),什群(打准),什月(打月),什龙(打龙)、什吉、什国、什罗、报什、什纳、大本``````;五指山市有通什、格什``````;琼中县有什晏、什乃、什插、什运``````;陵水县有三才、大里;乐东县有三平、大安;昌江县有什富、什庄;东方有三家;儋州有三都、三洋;万宁有三更罗、大茂`;琼山有三江、三门坡等。海南岛的黎族乡村还有大量的此类地名,大部分都无法音译成汉语,而改译成其他名称。这些地名的存在说明了什么?为什么我们一直视而不见?而宁愿去瞎编乱造?不论是“三、那、扎”还是“什、打`、大`````”黎语的意思都基本一样是指“田”,大部分发音为“da”,只是各地区音译成海南话时便出现了不同的“版本”。古代的地方官员也会把黎语的意思翻译成汉语,在三亚的民族乡镇,我们也很容易就能找到带“田”字的地名,比如:田独、青田、赤田、下洋田、腊田、仲田、南田、田头、中央田、德田、田仔、军田、大田、马头田、长田、烂田仔;其他琼南地区有田岸、福田、田堆、翁田、龙田、双万田、十月田、`````` 众所周知,黎族人是海南岛的原始居民,汉族人来到这个岛屿后便将他们大部分赶到了岛中部和南部居住。在海南岛的的山区,我们至今还能看到,很多黎寨都会建立在视野开阔,居高临下,交通不便,易守难攻的地方。即使这样,黎族先人还是会寻找适合生存的地方,一必须靠近水源,二附近必须有可以开垦的田地,可见他们对土地的感情和依赖。为了安全,同宗同族的人要住在一个寨子里,相互之间有个照应。
   三亚目前总人口已突破50万,少数民族人口将近一半,是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地区,所以这里的大部分地名都会和黎语有关联,比如:亚龙湾(旧称琊琅湾)、鹿回头、临春(旧称临川)、荔枝沟、田独、六道、六盘、罗蓬、罗郁、海罗、落笔、东岸、博后等,都是黎语直接音译过来的,并非汉语本义,我们不应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。由于没有文字,黎语受汉语(海南方言)影响较大,要表达一段完整的意思必须借助很多汉语词汇,比如“看电视”,黎语中没有“电视”这个词,所以经常会有黎语、汉语夹杂在一起使用的现象。由于词汇贫乏,所以有时候会把认为类似的东西统称。以前,黎族人把内地的一些少数民族都统称为苗人,因为黎语中根本无法区分也无法读出瑶族、白族、侗族等。
        如今许多黎语词汇、地名已经逐渐消失。当地的黎语称羊栏一带为“改”,发音为“改”的黎语的意思是指“旋转”;但为何这么称呼已不得而知。崖城、港门一带则称为“gong”,发音接近“港”。可能是源与古时的保平港和大蛋港。这些地名现在很少人在提起,如今也只有年过古稀的老人才会这么叫,相信这种叫法和很多黎语词汇将伴随着一批批老人的辞世而消失,没人在知道。 
   在中国文化遭受西方文化强烈侵蚀的同时,一些原汁原味的地方文化、民族文化还能保持多久?所以,尽力挽救一些文化遗产,是有必要的。在2005年底,国家也正式向社会公布“黎族长篇创世史诗《吞德剖》”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包括大家熟悉的“鹿回头的传说”就是出自《吞德剖》的一个小片段。然而这些都是黎族口头文学,故事里有很多丰富的词汇,犹如“古文”。即使用汉字记载也是不完整的。有些词很难准确地表达,如今这些词汇已经很少人在使用,年轻人也根本就听不懂,需要注解,方能明白是怎么回事。毕竟是“口头文学”,相传了数千年,语言肯定有很多变化。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,语言的“进步”就是被强势语言所同化。
   黎族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海南, 至今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?黎族人究竟是从哪里而来?黎族没文字,文化却为何源远流长?船形屋、龙被、黎锦、文身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,是否隐藏着原始人的文化符号?也许《吞德剖》真的隐藏着人类起源的秘密,隐藏着黎族鲜为人知的基因!值得我们大家去研究。
  
   田独镇政府所在地并不在田独村, 据清《崖州志》记载仅有独田岭,而没有田独的记载,可见在清朝以前田独这一地名并不十分重要。独田岭东南面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,这里有个小黎村,村名为田独。1962年田独地区从榆林公社划出,以这个小黎村命名,叫田独公社。1964年公社迁移到现在的新村,但仍沿用田独这个地名。现今新村的位置,黎语地名称“da guo”,意思是“篱笆田”。而“篱笆田”又无法准确地音译成汉语,新村只是解放以后才起的名称。上新村称为“上篱笆田村”,下新村则称为“下篱笆田村”,用黎语读很顺口,但翻译成汉语会让人觉得很别扭。有个别村名也可以直接翻译成汉语的,比如“荒园、乌石、红土坎、响土”等。从这些名称中我们可以直接了解黎语的本意。
      笔者足迹踏遍了三亚的各个乡镇、农场、黎族村寨,,就此走访过很多当地老人。由于三亚是移民城市,汇聚了许多来自天南地北的人,“三亚”二字,,当地海南话发音各种各样,比如“da a”,还有读“dan a 、dam a 、damn a 、 dang a 、sa a ”等。把这两个字分开,准确的读法为“da 和 a”。黎语也读da a,发音为a的黎语只有指人名或乌鸦,直译是“乌鸦田或a的田地”。这片地方称为田不足为奇,十多岁以上的三亚人都会见过,这里过去就有一大片盐田和稻田,连这里的黎族村庄也叫下洋田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田独镇的大茅地区和凤凰镇的高峰地区都有“老鹰田”、“鸭田”等地名(黎语本意)。所以“乌鸦田”的说法并不是没有根据。
   还有另一种说法就可能和三亚“市鸟”鹭鸶有姻缘了,三亚河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,时有水鸟飞弋,鱼跃锦鳞。这里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鹭来过冬,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人类生活在这里,却还有那么多白鹭飞过来觅食过冬,可以想象,过去这里人烟稀少,那这里岂不是会聚成千上万只鹭鸶、野鸭等禽类动物?场面会有多壮观!因为这里过去曾经是一片滩涂湿地。鹭鸶分很多种,有白鹭、夜鹭、灰鹭、苍鹭,还有全身黑色型的小白鹭。大家只要细心的留意,就会发现,在三亚河的红树林里,除了白鹭之外,还能看到一大群的青脚鹬、以及池鹭、泽鹆、翠鸟,还有很害羞的白胸苦恶鸟,本地话叫作“白面鸡”。以前生活在这里的黎族人民不可能都知道这些鸟类的学名,也分不清,所以习惯上也会把类似的鸟类统称。现在还有一些黎族老人把白鹭称做白鸭,而“鹭”“鸭”和“亚”本地话发音接近。所以,“三亚”也有可能是指“鹭鸶的田地”“鹭鸶的天堂”。果真如此的话,三亚又多了一个“鹭城”之称!
   总之,三亚的许多地名与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我们不应该忽略这样的事实。

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回复主题
游客回复: 昵 称: *游客请输入昵称即可发言
会员回复: 用 户: 密码: 如果您是未注册用户,可以在此注册>>
插图:
外部图片链接请使用下面的插图功能插入图片
内容: 粗体 斜体 下划线 居中 插入超级链接 插入Email地址 插入图片 插入Flash 插入Ram影片 插入Avi影片 插入QuickTime影片 插入编号 飞翔文字 移动文字 发光文字 阴影文字
字体:     字体大小    颜色:

 
 
   

Copyright @ www.hainan365.com 海南租车网 版权所有.
海南蓝海自驾车有限公司 网站设计制作:蓝海网络
24小时海南租车热线:0898-66287008 0898-66287009 传真:0898-66287007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海甸三西路16号市政花园A802 E-mail:web@hainan365.com
网络备案号:琼ICP备14001803号

海南旅游租车 海南自驾游 海南租车